记者 张昊 丁国锋
11月16日,司法部在南京召开的“数字法治 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应用推进会“区块链+法治”论坛。与会者在会场的智能法律服务机器人体验厅体验便捷专业的智能法律服务,交流信息化在法治领域中的应用。
走进体验厅,记者看到江苏省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擎小智热情欢迎来访者实时提供法律服务。
想把法律服务智能机器人带回家?北京市司法局带来微信端机器人,扫一下二维码就能获得手机端小机器人,把与可爱的机器人交流的过程、专业的答复带回家。
重庆市司法局带来法律服务机器人“大牛”,它有多牛?体积小、能力大,它的服务速度和准确度已多次战胜过人类律师。
“大牛”应用了最新的区块链技术。“大牛”把法律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服务数量、类别、满意度等内容实时传到后台,产生不能人为篡改的“成绩单”。
在群众期待这项技术在公共服务、惠及民生等多角度、多场景领域广泛应用时,“区块链+法治”在社会性、服务性、群众性特征相结合显露出高契合度。
记者观察到,各地司法厅局广泛应用这些新技术服务群众后,又将目光投向区块链技术,典型应用业已成形,并且不断向着多方位、多领域扩展到鉴定、仲裁、法律援助、司法考试等。
“区块链+法治”
各类应用场景将十分广泛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江苏省司法厅围绕法治领域以及司法行政“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工作布局,探索了区块链技术在五个方面的场景应用。
在行政立法方面,江苏省司法厅利用区块链调取司法、执法等领域法律实施效果数据,进行立法后评估和多维度分析,提升评估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在行政执法监督方面,与执法部门共建联盟链,实现链上自动监督;在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方面,实时记录管理对象行为,强化内外协同管理教育;在公共法律服务方面,依托区块链打造信息共享共用共信生态,提升服务效能;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推动纠纷行为上链固证存证,辅助纠纷事实认定。
论坛上,苏州同济区块链研究院院长马小峰在发言中说,“区块链+法治”将助力全面依法治理、提升四大职能效率。他认为,可将区块链与刑事执行监督结合,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提请、审理、裁定、决定、执行活动予以记录,对合法性进行监督。还可以基于区块链实现分布式共享社区矫正数据,例如请销假、实地走访调查、社区服务登记、常规性监管记录、调查评估记录等数据。
江苏省苏州市司法局探索“区块链+法治”,正式将应用场景“锁定”在行政执法领域执法过程留痕、提升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工作等方面。
地广人稀的内蒙古自治区,城乡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平衡,如何满足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法律服务需求始终是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探索的“课题”。内蒙古司法厅探索应用区块链“公有链”技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开放透明。除涉密的数据外,把公有链上公共法律服务数据记录公开,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协同效率。同时,通过数据汇总分析甄别,深入了解群众实际需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内蒙古司法厅已通过建立“私有链”全程固定执法流程,对执法人员和执法行为进行全面真实客观评价。此外,内蒙古司法厅还探索建立公证、司法鉴定“联盟链”,实现电子证据固化及当事人诚信数据共享。
区块链在公证领域应用
原创保护已先行投入使用
区块链在公证领域应用可以促成公证人员加强跨地域跨领域的能力,有效拓宽业务生态、拓展业务领域,有利于公证行业实现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数据确权应用和价值高效传输,从而解放公证机构的生产力,特别是在电子合同、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将发挥巨大作用。
早在2017年,福建省厦门市鹭江公证处就尝试区块链的应用探索和实践试点,加快公证行业格局重塑,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福建省有效应对互联网法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证据管理平台数据对接的需求,提升公证电子数据和电子公证书的使用便捷性,迎合不断拓展公证业务的需要。近两年来,在完成软硬件设备置备、课题调研和技术研发、人才引进等基础工作后,参与“至信链”项目研究,福建省建成“公证云”,助力智慧司法建设。
鹭江公证处陆续探索实践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并结合公证行业特点,建立并完善《公证区块链平台接入与管理规范》,为行业区块链建设的技术标准和监管规范提供重要参考。
在业务应用方面,鹭江公证处研发中国知识产权公证服务平台,成为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典型案例。公证机构借助平台多点分布式取证的技术手段,采取多地协同服务、联合作战取证的方式,充分发挥公证制度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优势。
2018年女足世界杯直播侵权案、2019年央视春晚直播侵权案,就是各地公证处积极应用该平台开展多点在线取证保全的典型案例,维护了社会大众与营商平台的合法利益。
平台实现存证电子数据统一归集,使管理者一目了然,通过对知识产权侵权形态、地域、侵权对象等的动态监控与大数据分析,为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截至今年11月13日,已入驻中国知识产权公证服务平台公证处共714家,保管的知识产权电子数据85913件。
山东省司法厅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产权公证领域,研发区块链公证平台,设置了“原创保护”“维权取证”“固定电子数据”“申请出具公证书”“区块链功能”等七个模块,推动将公证服务延伸到知识产权产生、使用流转和权利救济的全过程,进一步简化知识产权电子证据固化、保存、认定流程,实现公证业务随时随地在线申请、线下线上共同办理。
济南市高新公证处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电子数据保管平台,为音乐版权保护提供全流程公证服务。目前,已存证音乐作品200余件。今年完成区块链在公证、司法鉴定两个领域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已启动招标工作,预计明年3月份上线运行。
区块链在仲裁领域应用
打造5G网络电子证据平台
2018年,山东省司法厅也提前谋划,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与司法行政工作的融合,率先在仲裁、公证、司法鉴定等领域引入了区块链技术。
今年,山东省“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方案“出炉”,将区块链作为重点内容列出,还被列为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重点任务。
青岛市仲裁委积极探索区块链在仲裁领域应用,于今年4月发起召开国际仲裁座谈会,邀请国际知名仲裁专家围绕ABC新产业(人工智能、区块链)座谈交流。同时,与大型互联网公司超级链合作,建立国内先进的基于5G网络切片技术的电子证据平台,采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安全传输、存证电子证据,并自动取证示证,实现批量化、智能化仲裁案件。
这个平台运行两个多月来,已存储电子证据21000余条。
对于区块链技术与法治结合的未来前景,马小峰展望说,区块链技术与行政执法监督、法律援助、律师资格证书及执业证书管理、法律咨询等工作都可结合,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司法行政业务协同办理;在民生领域的运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注册有任何问题请添加 微信:MVIP619 拉你进入群
打开微信扫一扫
添加客服
进入交流群
发表评论